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,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要求,集體食堂生活污水排放時需達到相應的污水排放標準,因此餐飲污水的處理相當重要,根據政策要求,處理方法的確定與建設項目所在地理位置、排放的廢水量及濃度有關。廢水排放量越大、濃度越高,要求處理級別越高。
(1) 停留時間T,一般采用1.5-2h;
(2) 水平流速v,一般采用2-5mm/s;
(3) 隔油池每格寬度B采用2m,2.5m,3m,4.5m,6m。當采用人工清除浮油時,每格寬≤3m。國內各大煉廠一般采用4.5m,且已有定型設計。
(4)隔油池超高h1,一般不小于0.4m,工作水深為h2為1.5-2.0m。人工排泥時,池深應包括污泥層厚度。
(5)隔油池尺寸比例:單格長寬比(L/B)≧4,深寬比(h2/B)≧0.4。
(6)刮板間距不小于4m,高度150-200mm,移動速度0.01m/s.
(7)在隔油池的出口處及進水間浮油聚集,對大型隔油池可設集油管收集和排除。集油管管徑為200-300mm,縱縫開度為60°,管軸線在水平面下0-50mm,小型池裝有集油環。
(8)采用機械刮泥時,集泥坑深度一般采用0.5m,底寬不小于0.4m,側面傾角為45°-60°。
(9)池底坡度i,當人工排泥時池底坡度為0.01-0.02,坡向集泥坑;機械刮泥時,采用平底,即i=0。
(10)隔油池水面以上的油層厚度不大于0.25m。
(11)隔油池的除油效率一般在60%以上,出水含油量為100-200mg/L。若后續浮選法,出水含油量小于50mg/L。
(12)為了安全,防火、防寒、防風沙,隔油池可設活動蓋板。
(13)在寒冷地區,集油管內應設有直徑為25mm的加熱管,隔油池內也可設蒸汽加熱管。